玻璃纤维耐火材料市场新分 打破“瓶颈”
玻璃纤维池窑用耐火材料国产化问题已基本解决,绝缘漆国产耐火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可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相媲美,为今后几年中国玻璃纤维池窑的大规模发展打通了“瓶颈”。
1990年6月,我国*条无碱池窑拉丝生产线在珠海经济特区玻璃纤维企业有限公司(简称珠海玻纤公司)投产,但池窑拉丝生产线只能全套引进日本技术,主要设备包括窑炉及其耐火材料全部需进口。这使得投资成本非常大,再加上受外国公司的技术限制,此后一段时间,国内无碱玻纤池窑的发展基本无进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仍只有“珠海玻纤”一家公司具有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且生产规模很小。 通过“八五”技术攻关,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简称南京玻纤院)攻克了池窑拉丝生产工艺及装备技术的国产化问题,由此推动了池窑拉丝生产技术的国产化进程。 但池窑用耐火材料作为技术难题之一,绝缘漆未能被列入“八五”攻关内容,这也成为全国玻纤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一块心病。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就出现了小型玻纤池窑拉丝单元窑,日产量仅几吨,由于窑炉使用的耐火材料质量差,窑龄仅有几个月。
随着世界玻纤工业和耐火材料的发展,60年代,无碱玻璃单元窑炉龄已提高到4~5年;7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大型池窑,炉龄可达6~7年。这还要庆幸用等静压法生产的致密锆砖和氧化铬砖等高性能耐火材料的研发成功。(绝缘漆)